4月24日,港股开盘,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低开后双双转涨。
CRO概念股盘初拉升。热门ETF方面,港股创新药ETF(159567)高开,截至发稿涨3.72%,成交额快速突破1.66亿。成分股方面,凯莱英涨超10%,荣昌生物、康方生物、信达生物、亚盛医药-B、康哲药业、君实生物、三生制药等股涨幅居前。
资金流向方面,Wind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近10个交易日中有7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超2.8亿元。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紧密跟踪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该指数反映港股通生物科技产业上市公司的运行特征。
消息面上,据财联社,4月以来已有超400家上市公司接待券商调研,从行业分布情况看,电子行业合计有60家公司获券商调研,数量在各行业中位居第一;医药生物行业关注度也较高,合计有46家上市公司获券商调研。机构表示,从投资角度看,多因素共振下,电子板块估值扩张行情值得期待,建议重视外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板块配置窗口;医药生物板块建议关注创新药方向的投资价值。
国投证券表示,2024年全球和美国创新药VC&PE投融资情况已恢复正增长。2025Q1全球市场创新药VC&PE投融资增速同比改善明显。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2025Q1全球、美国、国内创新药VC&PE投融资金额分别同比增长20.57%、同比下降4.99%、同比下降4.05%。
兴业证券研报表示,从全球空间维度上,由于新技术领域的突破以及更多更好药物的出现,更广泛的用药受益群体以及用药获益时间的延长带来全球创新药的空间持续提升。国内政策端,从大方向上看,对于差异化创新的品种,有望从上市路径、医保支付、进院、竞争格局等多个层面获得更好的政策支持。从国际化上市路径的角度,真正具备全球疗效差异化的品种路径清晰,国产创新药在 TCE、双抗、ADC等领域持续涌现具备全球 BIC潜质的产品。长期且持续看好具有差异化创新能力和有全球 BIC 潜质产品布局的相关公司。中国创新药进入3.0时代,关注创新+自主可控+内需三条主线。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