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集思录|制度创新释放AI技术创造新潜力

4月21日至22日,2025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修订《专利审查指南》,发布《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等,明确人工智能参与的发明创造可以申请专利保护,完善了人工智能专利“创造性”的审查标准。(据央视新闻4月22日报道)

数字化浪潮下,人工智能应用于技术创新与发明创造已不鲜见,如何明晰相关技术研发的法律保护边界却是一个新问题。明确人工智能参与的发明创造可以申请专利保护,回答了创新主体普遍关切的核心问题,有利于进一步释放AI技术创造新潜力。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中国以69.7%的全球AI专利总量占比稳坐头把交椅,在AI领域学术论文发表方面持续领跑。此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是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肯定,也是对权利人的创新激励。这一制度保障,能够从根本上激发科技人员应用新技术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为技术创新与发明创造安装提速器,进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发展。

为创新赋权,也为产业赋能。知识产权连接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专利保护此次扩容,明确侵权责任边界,强化法律制度威慑,为人工智能参与的发明创造提供了更周全的保障,有助于前沿技术成果更高效地走出实验室,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在政策护航下实现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双向奔赴。

回顾知识产权制度演进历程,英国作为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策源地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摇篮,凭借专利保护体系为关键技术创新扎牢法律篱笆。日本、韩国通过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推动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促成知识产权价值转化与创造能力提升实现良性互动。相信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断健全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必将进一步释放更大潜力,加快带动传统产业突破创新,赋能催生新兴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王艺)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